grandboy 发表于 2013-2-4 13:17:03

Linux学习

linux下创建具有root权限的帐号 http://apps.hi.baidu.com/share/detail/16546392
Linux下tar命令详解 http://www.blogjava.net/kuangjianke/archive/2010/03/05/314626.html
让putty显示中文http://blog.csdn.net/xdfwsl/article/details/3031116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useradd -u 0-o-g root-G root -d /home/user1 user1

说明:
-u 0 指将uid指定为0(零)与root相同,登录后的提示符为#而非$.
-o 指因为重复了uid(与root帐号的uid重复)必须指定这个参数.
-g root 初始化组的组名,当用户属于多个组时,(在-G参数中指定),登录时所在组。缺省该项时,系统新建一个与用户名同名的组,并且初始化时设为该组名.而不论-G指定为哪些组.
-G root 指定用户名所属的组列表,一个用户可以属于多个组,组名间用逗号分隔,组名必须已经存在.
-d /home/user1指定用户的属主目录
user1 新建的用户名为user1.

测试:可以用id user1命令测试用户名user1的属性,显示为:
uid=0(root),gid=0(root),group=0(root)
说明:gid指明的即为初始化GID号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tar [-cxtzjvfpPN] 文件与目录 ....
参数:
-c :建立一个压缩文件的参数指令(create的意思)
-x :解开一个压缩文件的参数指令
-t :查看tarfile里面的文件
特别注意,在参数的下达中,c/x/t仅能存在一个!不可同时存在!
因为不可能同时压缩与解压缩。
-z :是否同时具有gzip的属性,亦即是否需要用gzip压缩
-j :是否同时具有bzip2的属性,亦即是否需要用bzip2压缩
-v :压缩的过程中显示文件,这个常用,但不建议用在背景执行过程
-f :使用档名,请留意,在f之后要立即接档名,不要再加参数
例如使用『 tar -zcvfP tfile sfile』就是错误的写法,要写成
   『 tar -zcvPf tfile sfile』才对
-p :使用原文件的原来属性(属性不会依据使用者而变)
-P :可以使用绝对路径来压缩
-N :比后面接的日期(yyyy/mm/dd)还要新的才会被打包进新建的文件中
--exclude FILE:在压缩的过程中,不要将FILE打包

范例:
范例一:将整个/etc目录下的文件全部打包成为/tmp/etc.tar
# tar -cvf /tmp/etc.tar /etc<==仅打包,不压缩
# tar -zcvf /tmp/etc.tar.gz /etc<==打包后,以gzip压缩
# tar -jcvf /tmp/etc.tar.bz2 /etc<==打包后,以bzip2压缩
# 特别注意,在参数f之后的文件档名是自己取的,我们习惯上都用.tar来作为辨识
# 如果加z参数,则以.tar.gz或.tgz来代表gzip压缩过的tar file
# 如果加j参数,则以.tar.bz2来作为附档名
# 上述指令在执行的时候,会显示一个警告讯息:
# 『tar: Removing leading `/" from member names』那是关于绝对路径的特殊设定。

范例二:查阅上述/tmp/etc.tar.gz文件内有哪些文件
# tar -ztvf /tmp/etc.tar.gz
# 由于我们使用gzip压缩,所以要查阅该tar file内的文件时,
# 就得要加上z这个参数了,这很重要的

范例三:将/tmp/etc.tar.gz文件解压缩在/usr/local/src底下
# cd /usr/local/src
# tar -zxvf /tmp/etc.tar.gz
# 在预设的情况下,我们可以将压缩档在任何地方解开的,以这个范例来说,
# 我先将工作目录变换到/usr/local/src底下,并且解开/tmp/etc.tar.gz,
# 则解开的目录会在/usr/local/src/etc下,另外,如果您进入/usr/local/src/etc
# 则会发现,该目录下的文件属性与/etc/可能会有所不同

范例四:在/tmp底下,我只想要将/tmp/etc.tar.gz内的etc/passwd解开而已
# cd /tmp
# tar -zxvf /tmp/etc.tar.gz etc/passwd
# 可以透过tar -ztvf来查阅tarfile内的文件名称,如果单只要一个文件,
# 就可以透过这个方式来下达,注意到,etc.tar.gz 内的根目录/是被拿掉了

范例五:将/etc/内的所有文件备份下来,并且保存其权限
# tar -zxvpf /tmp/etc.tar.gz /etc
# 这个-p的属性是很重要的,尤其是当您要保留原本文件的属性时

范例六:在/home当中,比 2005/06/01新的文件才备份
# tar -N "2005/06/01" -zcvf home.tar.gz /home

范例七:要备份/home, /etc,但不要/home/dmtsai
# tar --exclude /home/dmtsai -zcvf myfile.tar.gz /home/* /etc

范例八:将/etc/打包后直接解开在/tmp底下,而不产生文件!
# cd /tmp
# tar -cvf - /etc | tar -xvf -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对于经常在windows下远程ssh到linux的用户而言,putty可能是你最好的选择。

可是缺省情况下,putty对中文的支持却让人不敢恭维,如果远程linux的locale设置为zh_CN.*(bg2312,gbk,utf8等等),显示就是乱码。经研究发现,其实putty的中文支持还是很好的,呵呵

打开putty主程序,选择window-〉Appearance-〉Font settings-〉Change...,选择Fixedsys字体,字符集选择CHINESE_GB2312。
在window-〉Appearance-〉Translation中,Received data assumed to be in which character set 中,把Use font encoding改为UTF-8.
如果经常使用,把这些设置保存在session里面.

现在打开putty,登录成功后,在shell中输入:export LC_ALL='zh_CN.utf8',现在已经可以完美的支持中文了

可以打开vim输入中文测试一下,而且也不会出现删除半个汉字的问题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Linux学习